奥巴马接受总统提名现场


8月28日,奥巴马选择在马丁·路德·金发表《我有一个梦》45周年的日子,在丹佛Invesco Field8万人体育场接受总统提名,代表梦的实现。
历史是可以被安排得无比巧合的。这个45年前的火种到今天已经已经烧成熊熊大火。这股火烧得丹佛整个城市从中午开始已经无比炽热。各个代表所住宾馆的摆渡巴士早早坐满,Invesco体育场外排起来长龙,人们需要在烈日下等待一个多小时才能通过安检进入体育场。而门口还有更多人夹道求票。很多黑人女孩直接将要票的标语写到胸前。
8万多人将现场坐得满满当当,包括每一个座位和每一寸草坪。这个“超级碗”今天承载了厚重的历史希望,在晚上8点12分那一刻得到释放。奥巴马的出场时摇滚明星式的,有众多表演和演讲的垫场,当夕阳西下,夜晚降临,体育场的灯光打开,两侧的大屏幕播映起奥巴马童年生活片段的录影带时,一个轰动全球巨大的政治娱乐派对终于开幕了。
蓝色的走道在灯光下有点暗,奥巴马的影子被拉长,当他迈出第一步时,声浪或许能传到落基山上去。8时12分,他开始了他的演讲,接受了总统提名。演讲一直持续到8时56分。当焰火升起,彩带飞舞,全场痴狂之时,属于奥巴马的美国梦开始升腾,马丁•路德•金45年前希望黑人白人平等相处的梦想在今天,被一个白人和黑人的孩子来实现。
这将是怎样的一种可能?如果它实现了,美国,这个世界最大的超级大国,将第一次被它的少数族裔,一个黑皮肤的人主宰。他年轻,贴近普通民众,带有锐利的眼神和亲和的笑容,声音磁性,代表某种改变这个国家目前糟糕情况的希望,具有明星特质,区别于以往任何高高在上的白人,挑战传统势力,符合媒体炒作胃口,他能成功吗?
丹佛是一年半前希拉里定下的大会地点,一年半后成了奥巴马腾飞的起点。而他面对的对手是强大的,老奸巨猾的麦凯恩,在第二天他72岁生日一早,被推出一枚重磅炸弹,将奥巴马历史性演说的新闻价值消弭于无形。他选择了一位参加过阿拉斯加小姐竞选,电视新闻记者出身,丈夫爱斯基摩人,家有5个孩子,产后刚刚4个月,掌管能源大州阿拉斯加的萨拉•佩林出任副总统候选人。好戏才刚刚开始。

你们造星,奥巴马造梦

 
当奥巴马像个黑衣剑客一般闪到舞台上时,他又顷刻变成了一位期盼已久而终于降临的国王。在连续三天将近30小时的演讲车轮战之后,这位在无数讲者口里滚瓜烂熟赞美了无数次的圣人终于出场了,而且还是以一种秘而不发的意外方式。
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的巴拉克·奥巴马,在听了一晚WASP(白种盎格鲁撒克逊清教徒,美国主流人种)们千篇一律的演讲之后,他的出现让人相信他的魅力所在。他像一位剑出偏锋的剑客,干练,锐利,特点鲜明,无论从肤色还是磁性的嗓音来说。他让人眼前一亮,人们乐意把他看作白人世袭的美国政坛死气沉沉,昏招百出的一剂良药。他确实具备了明星气质,在美国政治这么一场大show之中。
历史是可以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么政治也是。在美国这个崇尚全民集体参与的国度,政治同样是汉堡包加可乐,同样是盛装出席的Party,摇滚乐队也必不可少。每一个讲者出场都像摇滚明星一样派头十座。而疯狂的粉丝团早已落座,还有人专门派发各种旗帜标语以供挥舞,场面动感十足,视觉效果一流。
这里是百事中心,丹佛掘金队的主场,今天是民主党的全国盛会。座位是逼仄的,处于3层高台的我一度会感觉像悬崖上的囚犯,护栏很低,让人很容易产生纵身跳下的幻觉,灯光昏暗,中间是一片璀璨的海洋。相机拍了无数,都是一样的景象。然后告诉自己,你在美国了,今夜你在美国的心脏,数着它的脉搏。
比尔·克林顿出场了,他受到的欢呼不出所料,他主政的时代是美国最近的还能主宰全球的时代,经济良好,和现在简直天渊之别。他也不留情面地批评现任总统布什:“Our nation is in trouble.. American could do better, and Barack Obama is the president could do better, to restore the leadership of American in the world… from the power of our example, from the example of our power.” 他显然是口才一流的政客。最后一句回环颇为经典。
希拉里的演说功力同样令人称道,前晚的演讲也是经典频出。所以她才与奥巴马一时瑜亮。但是最终,这个崇尚power的国家,还是选择了一个男人,一个看起来有些野性,有些冲劲,来自于蓝领阶层,少数人种到,或许能够CHANGE的男人,去挑战一个传统的上层白人。
今天,奥巴马将在8万人的INVESCO体育场,接受总统提名的加冕礼和欢呼。今天的纽约时报说,人们仿佛看到1963年,马丁·路德· 金博士的梦想实现了,而今天,就是45年前的同一天。

更多照片请看 http://picasaweb.google.com/tonylee424/DenverDay3

丹佛:民主党大会前夕

丹佛,这座只有50万人口的城市乍看起来只是又一座因淘金狂热而形成的十九世纪小城——连它的NBA球队都以“掘金”命名,但却在很多方面出人意料地体现出它的重要:它占据了落基山以东的枢纽位置,是通向美国大西部的门户,耗资50亿美元的国际机场是世界排名前列的机场之一。金矿衰落之后,又在这里发现了21世纪的金矿——石油,众多的公司蜂拥而来。而更耐人寻味的是,当1911年武昌起义发生的时候,孙中山还居住在这里,有一说是他还在餐馆里刷盘子,这个似乎不太可能。起义发生之后,他马上从丹佛赴纽约,再回国接掌了政权。
所以,当丹佛在2008年8月底因为民主党大会的举行而重新成为世界的焦点之时,一切也并不意外。4400多名党代表,15000多名媒体记者,还加上数以万计的商贩和游客,使整个城市一夜之间变得非常国际化。大街上随便拉住一个人,便是来自瑞典或者斯洛伐克,当然,也少不了我们这些中国人。
这是民主党全国大会(DNC)的前一天,各方英雄已经云集丹佛。从发达的轻轨下来,便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一个历史事件的过程中。这是第16街路口,这条不长不短的步行街通往城市中心公园,沿路到处是DNC的标语、旗帜,奥巴马的头像在摊档挂出的T恤上随风飘扬, YES WE CAN充斥眼球。小贩们来自全美各个地方,他们看准了这一商机,从各地开着货车直接就奔丹佛来了。还有人以行为艺术的方式,化妆成各种雕像的样子,招徕游客合影。一个叫Bob的中年男人全身擦上金粉,手拿金盆,装扮成一个淘金者,寓意这座城市的起源。此外还有一个全身纯白的画家,一个兵马俑状的高尔夫球手,他们都是属于一个商业公司。
城市中心公园是小贩们的大本营,到处是狂欢的Party气息,花一块钱可以玩投掷冰块的游戏,砸中目标后便有一个人戴着布什的面具一下子泡到水里,引人哄笑。Brian James的糖果都是从广州贩过来的,糖果盒的包装上,一种是大象,象征共和党,一种是驴子,象征民主党。聪明的他灵机一动在摊档上设置了“糖果代表民意”的黑板,谁买了一盒大象,就在麦凯恩的名字上加一个记号,买了驴子,就等于给奥巴马投票。从战况来看,奥巴马的票数两倍于麦凯恩,毕竟这座城市是要举办民主党大会的。当我拿起一盒大象时,旁边的一个老人竟然摇头叹息。
也有很多志愿者。他们自费从全国各地赶来,要支付机票以及因为会议而翻倍的住宿。但他们显然乐此不疲。70多岁的Richard Jorgensen已经是连续第四届参加民主党大会了,这次他保持了传统。曾经是伯克莱教授的他,做的志愿工作居然是蹲在垃圾箱旁,教前来投递垃圾的人们怎么合理分类,投入适当的箱子。他的双手戴着塑料袋,对这辛苦的工作不以为意。
 全副武装的警察如临大敌地在街边驻扎。Sergeant.S.Redfearn管理着11个警察,他向我展示着他身上的装备:枪支、警棍、辣椒喷雾器、防毒面具、还有类似通讯系统的喝水装置,身上的水箱伸出一条管到胸前,只要一拉便可以直接吸水。他们的交通工具非常多样,有类似职业选手的自行车,有高大的马匹,当然还有警车。
果然,他们很快便碰到了挑战,一大群反战示威者有组织地占据马路,开始了他们声势浩大的游行。他们的横幅多种多样,有反对战争,也有认为资本主义已经无可救药的,还有简单地追求真理的。他们主要来自丹佛,也有些来自波士顿。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在抗议什么,但是这并不阻碍他们加入游行队伍。
警察迅速地封锁了马路,示威者转入城市中心公园,在摊档之间穿行,寻求人们的支持。在16街和Stout街交界的另一边,科罗拉多会议中心前面,情况更为严重。一名示威者据说焚烧了国旗。警察把轻轨线都停了,众多高头大马控制阵势,个个荷枪实弹。封锁在一个小时后才解除,被阻塞在路两旁的人群高喊“Shopping is no crime!”(逛街无罪!)
明天是党代会的第一天,抗议还将继续进行。而在会议中心一场献给Katrina飓风受害者的晚会,变成典型的美国大PARTY,乐队高奏,众人跳舞,丝毫看不出悲伤的气氛。可以理解为新奥尔良对全美国的一场感谢吧。

我要去Newseum

走在华盛顿的宾夕法尼亚大街上,如果径直向东,你将头瞻仰着国会山,屁股对着白宫。五个月之后,奥巴马或者麦凯恩就将志得意满地同样走在这条路上,前往国会山宣誓就职。
走过刚好100周年的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就快要到国会山的时候,你会看到一座崭新的博物馆,它是世界最著名到新闻博物馆——Newseum。跻身于国会和FBI的包围,可以看见该国媒体行业的地位。
早在2003年我就开始上他们的网站,那时每天为了浏览国际各大报纸,在网络上写一点装模作样的点评。现在他们的网站已经改版了,连馆址也于今年初从波托马克河边的阿灵顿搬到宾夕法尼亚大街上。面积扩大了很多,以至于他们能够把8片柏林墙的原件,以及纽约双子大楼在911被袭后遗存的尖顶天线都放在馆内,还拥有世界上最高的液压电梯。
刚入馆的观众会很快被一部8分20秒的导览影片先震住了,这个短片引用了大量的历史镜头告诉你“What’s News”,然后你就已经酝酿好情绪直面柏林墙了。在西柏林的一边,墙被波普主义式地涂鸦,在东柏林的一边,却是一片惨白。
液压电梯先把你带到最高的6楼,让你俯瞰国会山,再看看世界各地当天的报纸头版。中国目前收录入内的,居然只有上海的《东方早报》。该报的设计放在世界大报之林里,还是略显寒酸的,虽然它也是我的前东家。
一路有无数的展览,但最震撼人心的当然还是911遗存的天线,那个高达10余米的天线已经被烈火扭曲,但仍然顽强地指着天空,旁边的墙壁上,是世界各国报纸对911事件的头版报道——只有《人民日报》在头版没有用照片。隔壁的暗房里,放着一部催人泪下的911纪录片。
另外一处震撼人心的地方,是世界殉难记者的幕墙,所有殉难记者的头像被密密麻麻地贴在墙上,可是墙的上方还没有填满,大片的空白提醒着人们,头像还将往上生长。
而最另类的结合,是把FBI的百年展览直接搬到Newseum里面来,911之后,FBI不对外开放,只能求助新闻人的宝地,唱一曲警媒共欢之歌。

小城大史华盛顿

我已经在华盛顿的街头转悠两天了。天是浅蓝的,建筑都各有风格。没有一座灰扑扑的毫无创意的火柴盒。市中心的富兰克林广场,绿草如茵,看起来一片祥和的样子,白天也有很多黑人在那里懒洋洋地晒太阳,晚上便变成暴力或者行乞的温床。
华盛顿是在早晨的微风和清新的空气中迎接我的。从杜勒斯机场出来,它想要展现的是开阔的胸怀。机场有一个出口直接通向路边,供人开车来接旅客。坐在curbside的石墩上,看着遥远飘着的星条旗,知道这里是美国首都了。空气却给人一种散漫感,好像随时可以在晨光下坐着直到天黑,或者随意走动。旁边的美国人说,Olympics在北京,你们却来这里?
K1401,好像是一个特务的接头暗号,这却是我们的大本营地址。华盛顿南北向的街道是以ABCD……字母顺序排列的,东西向是从1开始计算的。这是这个人造首都的编码方式,它符合波托马克河边的五角大楼的思维。简单,有效,却充满程式感,这是美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环。
这是一个按照政治模式设计出来的首都,各种功能性建筑都安排有致。从国会山到白宫,从林肯纪念堂到华盛顿纪念堂。白宫比想象中的要小。在建筑理念上,当北京处处宣扬它的宏大以及至高无上时,华盛顿在体现必要到庄严感到同时,还体现了有自制力的简约。它是想服务的,而不是想盖过一切的。
林肯纪念堂给人的感觉最深。白色的罗马式圆柱,伟人端坐正中。左手作“A” 字,右手作”L”字,是Abraham Lincoln的缩写。门口地面上有字迹“I HAVE A DREAM”,马丁·路德·金当年正是在这里向绵延数公里的人群献上他激动人心的演说。
i have a dream
当一切伟大的想像呈现在眼前的时候,平凡与世俗会跳出来扮演它的消解作用。芸芸众生觉得英雄或者总统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因为他们也同样生活在这个时空,一切不再只是电视中的聚光灯,或者带着霸权的文化传播。

我还在适应食物、微笑以及如何购买热狗。在这边呆了4个多月的L已经轻车熟路地走进咖啡馆自助地拿起杯子接咖啡,再倒入skim milk然后再端着盘子付钱。3块多的咖啡也用信用卡,因为美国的税率会把你找得满身零钱,精确到cents。我们坐在富兰克林广场北楼下面的咖啡馆,谈起了中国,谈起了未来,才觉得自己是到了美国。抬头望望窗外,开始有中美互相reflect的感觉了。

同时奔向过去和未来的飞行

此刻我正在无边的太平洋上。为了穿越这个大洋,多少中国学子前赴后继地努力着。
我们度过了漫长的一天,2008年8月17日这一天对我们来说有40个小时。飞行的时候,脑子里有几条时间线同时穿梭着,北京的,起飞地首尔的,目的地拉斯维加斯的。还有,要弄明白过来国际日期变更线时间怎么算。飞机从首尔的晚上9点起飞,花了6个小时来到变更线就到了8月18日早上6点,然后继续往东去,而时区也在同时努力地奔跑,我们将再花另外5小时到达8月17下午4点的拉斯维加斯。这个时间,比我们在首尔登机的时间还早。飞机让我们回到过去,回到历史之中。
机舱就像一个沉睡的游戏厅。黑暗、沉寂,却有很多电子荧屏在闪着。大多数人选择看电影,然后电影很快就把他们带入梦乡。人们像一个个沉睡的婴儿,却被突然集中到一个拥挤的客厅。
飞机还在继续对抗着地球的自转,对抗着时间。这是我有生以来最长的一次飞行了。
It’s Time。做记者的时候未能实现的梦,今天以另外一种方式实现了。我带着一班中国孩子穿越太平洋,来零距离观察美国大选,还将以记者的职责报道出来。
我其实并不是有美国梦,但对于人类社会里制度这么精密,社会文明这么发达的一个国家,是该用平视而又认真学习的态度去切入的。地球正在我面前转动,展现另一个半球的样子。而人的大脑里,同样有着东西半球。另外的半球需要激活。
一切似乎准备了很久,一切又似乎突然降临。我们飞过了我从小在地图上熟习的很多地方,我们掠过了日本海,掠过了堪察加半岛,掠过了阿留申群岛,还将飞越旧金山和死谷。对于一个从8岁开始每天捧着世界地图册的孩子,这就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实现了。

飞行

飞行是一句标语
显示对抗的姿态
对抗着重力,对抗着气流
还对抗着这夜的负荷
在夜空以分子的速度穿梭
进行着对现实的逃遁
顶盖、舷窗和我
是这里的三维
黑色是若隐若现的背景
它永远存在
只在此刻可被忽略
我正在异次元空间里
只有狭小的明亮和广阔的黑暗
舱门打开 它们将恢复对话
一切狰狞继续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