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时间开始了

12年前,当BBS盛行,板砖横飞的时候,我开了一个个人BBS。那时的BBS都是以人气旺为标榜的,可是我只想找一个安静地方存放自己的文字,然后和三五知交随口讨论几句。
那个可能只有10几个ID登录过的,叫做1979.xilubbs.com的地方,早已随着网站的消失而灰飞烟灭,但幸好,我保存了大部分的文字。
10年前,个人博客开始抬头,我是最早一批在blogcn安营扎寨的用户,见证了木子美的兴起,上海诸多小资写手的诞生,还有纵横新闻圈及文学圈的东北帮。
6年前,我开始用Wordpress架设自己的博客,拥有独立的域名和虚拟服务器,不用再看日渐衰落的blogcn或者blogbus的脸色,还能自己对网站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装修。从那之后,我成了一个小型个人网站建设癖患者,做过的小网站少说也有10几个了。同一年,我做了“iColumn爱专栏”,一个全球各地华语写手写身边故事,记录中国人国际化进程的一个群体博客。
iColumn爱专栏没有出生于微博时代,这使它的影响力很难迅速放大。然而它仍然赢得了很多读者的喜爱,也使我拥有了众多优秀的写手朋友。2011年3月,我新建了一个群体博客型网站——中国三明治(www.china30s.com),聚焦于中国25-35岁的“三明治一代”人群,关注他们的梦想、困惑和成长。生于微博时代使它赢得了一些声誉,进而也转化为现实社会领域里的一些公益活动和贡献。
在这个期间,我一直保留了自己的两个个人网站。一个是“报之以李”(www.cnmedia.org),一个是“新气集ThinkAge”(1979.eawest.net)。前者主要用来存放发表过的文字,包括我在英国期间写下的《民主是个技术活儿》的大部分书稿,以及2012年代表《外滩画报》在世界各地采访的大部分文章。而后者则是我延续至今的私人博客记录。它的更新频率越来越低,读者越来越少,我也不以为意,就把它看作自己的后花园。在那里我能看到过去无比青涩的自己,也能清晰地看到来时路。
在微博上,我不是一个活跃者。用了3年半,只发了2300多条微博,其中还有很多是推广网站和文章的。微博对我来说,一是了解信息,联系朋友的窗口,另一个,只是附加链接的推广平台。我是不太好意思贴长微博的,总觉得阅读要有阅读的气韵,在一个快餐店卖正餐,然后被当作外卖转来转去,这样的平台过于短兵相接了。我不是一个会耍嘴皮子或者会发表尖刻讽刺评论的作者,或许这和我的母语并不是普通话有关。
现在有了微信,它的阅读界面比微博友好,对于长文章,流量消耗似乎也比长微博低不少。而且它几乎不会被忽略——单条微博的生存寿命太短了,可能只有一两分钟,如果它不能引起足够的转发的话——而微信,就存在你的手机里,强迫症的你总会去点击它,除非那是一堆人凑在一起的聊天,你才可能不会完全接收。对于一篇用心去写的文字,我相信你会多少看一眼的。
虽然还没怎么探索公共微信的技巧,但我直觉它是比微博更适合我的传播平台。它的互动性不强,读者的回复不能在手机上及时收到,内容本身也不能大规模转发。它回到了博客时代某些静止的美感:我写了一篇文章,放在那里,在你知道的地方,你有时间去看看就好了。或许也不必留下什么评论,心有感念就好了。而微信的出现,使这个“你知道的地方”,不再是收藏夹或者你需要记住的网址,而是你每天使用的手机和打开的微信APP。
再写下去,就成了微信的软文了。我只是习惯性地对人群传播方式好奇地进行不断探索。从10年前的博客到今天的微信,终于让人感觉到传播方式质的变化。每一台手机就是一个发射站,它的电波和能量是无可估量的。
在“报之以李”(微信号cnmediaorg)这个公共微信平台上,我计划发一些行走各地的经历和心得,也发一些过去十年的旧文琐忆,我们经历的时代都是前无古人般独特的,请相信这一点。
我并不在意有多少关注者。因为我知道,在微信也开始泛滥的今天,能在手机里为我留一个收听频道的,都是多年来有缘的朋友。像在博客时代一样,我隐约知道你们的ID,却不知道你们的模样,你们的详细情况,不像微博彼此都坦白。这种距离更让我适应。
那么我就开始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