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足球戏梦

img_5999
昨天晚上去看了我们区的球队Barnet的比赛。Barnet是北伦敦一个大区,可惜没有出名的球队,这支队绰号Bees,因为他们的黑色和橙黄相间的衣服看起来像蜜蜂,现在混迹于英乙联赛(第四等级联赛)下游。不过他们成立于1888年,有超过120年的历史了。英国的球队动辄都这么长寿。
选择去看他们的比赛,一个是支持一下本区的球队,另一个是体验一下底层的英国足球文化,我觉得这比高度商业化的英超更原汁原味。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场比赛的客队,Torquay United,是我前几年打FIFA2007时选的球队,我一路把他们从英乙联赛带到英超冠军,还打进了欧冠决赛。对于这个球队我有点感情,不过我当时“带”过的球员里,现在只有一个7号Mansell还在队里面。当年我怎么也没想到,真有一天到英国看他们的比赛,这种感觉,让人不知是活在游戏里,还是梦之外。
Torquay是伦敦西南部的一座海滨小城,离伦敦有300多公里,这支球队同样历史悠久,成立于1899年。英国的球队,即使这么小,也是五脏俱全。像Barnet,有成熟的网上订票系统,球迷商店,有一批忠实的持赛季套票的支持者。而且这两个球队,在Wikipedia上都有详细的介绍,历史上他们每一年的战绩都一清二楚,包括每个过去球员的动向。我在上面查Torquay当年的球员去向,不禁感叹中国足球差距实在太大了。
从我家去Barnet的Underhill球场,要坐263路公车。我在车站等车的时候,看到一位老人脖子上围着Barnet队的围巾,便和她攀谈起来。她说她一辈子都住在这里,已经70年了。她是阿森纳和Barnet的球迷,有两个队的套票。她是退休公务员,现在一个人住在我家附近的一条街上,看球是她晚年的生活方式之一。
一路和她聊,她竟然和我儿子是小学校友,不过她是1930年代的小学生了,她说那个时候学校里全是英国人,到了二战后,才来了各国的难民,尤其以犹太人为主。她5年前还去过北京和香港旅游。
跟着她驾轻就熟地来到了体育场。这个体育场可以容纳5000人,是典型的英国小球队主场。晚上气温很低,大家在看台上都穿着厚厚的大衣,但一点也不妨碍气氛的热烈。我的座位和她临近,到了才发现有很多和她一样的老年球迷。他们彼此之间都非常熟悉,多年来一直支持家乡的球队,令人感动。
img_6010
(这就是传说中的球探,他的前面是媒体席)
比赛踢得很激烈,节奏很快,比我现场看过的中超好看,第一个进球是精彩的凌空扫射。结果以1比1收场,是我愿意看到的比分,因为这两个队我都支持。球场里来了1000多观众,其中有几百个是客队球迷,他们长途驱车而来,还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但这也阻挡不了他们支持自己球队的热情,尽管他们的球队不是曼联,也不是切尔西。
球场里没有电子屏幕,所有情况都是现场工作人员播报。比赛的时候,还经常看到远处的地铁列车穿梭而过。我们的座位离球场很近,所有人都很亲切地和球员打招呼,为他们加油。这样的气氛是最本原的英国足球文化,甚至比阿森纳6万人的酋长体育场还更有人情味。
img_6053
(这就是7号Mansell).
我“带”过的7号Mansell首发出场了,和我当年使用他的位置有所不同,他打的是右后卫,下半场被换下。我忍不住用相机拍了他几个镜头。他永远不知道在遥远的中国,有这么一个球迷,曾经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使用过他,在那里,他和他的队友是那个世界的阿凡达和纳美人。人生不只有一个世界,而且这几个世界还可能在某个时刻相逢。昨天晚上,于我而言就是这样的时刻。
img_6083
(比赛结束后的Torquay球员,平局双方都不满意)

土人三十

我认识赵土人的时候,他还只有十八岁。
《十八岁出门远行》,这是他喜欢过的余华的处女作,颇是他当年的写照。因为在十八岁,他来到了北京。
我见他的第一面却不是在北京,而是在我们的家乡。那个时候,潮汕地区有一个“星河奖”,奖励高考尖子免费机票。我来自潮州,他来自汕头。我们本不认识,在那个颁奖会上第一次相遇,但是没有打招呼,我记得那个个头最小的获奖者,就是他了。
我的机票改过一次,提前了一天,结果又在飞机上和他碰到了。但依旧没有说话,我看他踱步到飞机后部上厕所,因为他半仰着头,表情淡定,对我来说,这个人似乎有点骄傲的样子。
那一天是1998年9月7日。 Continue reading 土人三十

一月八日,夜

像独自跋涉一道山路
前后看不见灯影
只有内心在缓慢蠕动
保持一烛心火不灭

这样的寂静是
一个问号
只有时间可以
把它拉直
最后的答案将鲁莽地直闯内心
犹如登山之后
撞入眼帘的
第一束阳光

那时,此刻的黑暗
将成黑子
眩晕在太阳这个每天的对话者
巨大的脸上
像过去的痣
像将来的谜

伦敦新年

tower-bridge
第一次在国外过了圣诞节,却比想象中安静得多。平安夜坐地铁出游,到了特拉法加广场和威斯敏斯特,见到东方面孔比金发洋人还多。所到之处是一片萧条,大概人们都在家里吃火鸡了。
圣诞日更是全城公交地铁停摆,想去哪也不行了,除非那些有私家车的富人。于是在家用电饭煲吃了一顿火锅。
到了1226日节礼日,人们才从家里出来抢占Shopping的有利地形,有的凌晨4点就到商场门口等待10点才开门的商场大促销。从South Kensington到牛津街,到处人头涌涌,血红的Sale字样印证着血拼是有道理的。伦敦一瞬间变得到处都是人,博物馆里也都是人,游客们也杀到了。公车上人们相互攀谈的语言越来越听不懂了。
 最热闹的是新年倒数。看来伦敦人民更为新年激动。整个城市从下午开始就弥漫着兴奋的荷尔蒙,众多青年男女奇装异服到酒吧狂欢,又有数万人冒着严寒早早到泰晤士河两岸等待零时的那十分钟烟花。据说通常要排上几个小时的队,中间上个厕所都成问题。
从公交系统都可以看到伦敦人民更哈新年。地铁不仅通宵开放,还从2345到新年凌晨430分都免费任坐。这是最后的免费午餐,因为从新年开始,本来就昂贵的伦敦地铁要涨价20%,甚至也波及到了我的学生月票。而消费税也提高了,难怪人民对布朗政府怨声载道。
2010年对英国是关键的一年。这年的四五月间,英国将举行大选,布朗的连任前景黯淡。如果保守党上台,英国的内政外交政策也将相应发生重大改变。经济仍然是悬在英国人民头上的一把剑,就在中国、美国的统计数据纷纷飘红之际,英国的GDP增长还在负数徘徊。这让布朗政府很没面子,所以就借最近中国处死毒贩阿克毛一事出出气吧,索性把对中国的访问推到大选后——最近他忙不过来。而大选后,无论胜败,他都将已解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