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生日

35岁生日,实在是一个无法再说自己年轻的时刻了。
上一篇文章说随时准备按下start键,现在已经进入游戏了。从春节回来,故事公园装修到开张,伴随着各种问号和叨扰,终于找到坐在小院子里讲故事的美好时刻。
storypark blue gate
经常在和某个特别有意思的三明治聊天的时候,会在那个瞬间找到自己做三明治的意义。这些的人,这样的事,我如果不是做三明治,恐怕难以碰到。
现在的生日文章,比以往的激昂雄文少了很多激情,生活是这么一步步走的。我正拥有最富有的日子和时光,从这一年起按照自己最喜欢的方式生活,已经很好。
 

前夜


这是一个不等人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听潮,还要弄潮。Let’s Play the Tide.
归国三年余来,总算慢慢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道路,现在的环境也比以往变得更便捷和有趣。不过,代际更迭其实比以前更快了,在85后还没搞明白自己的时候,90后已经跃上舞台,步伐颇不一样。70后80后一不留神就OUT了。我们要把握住自己时代烙印的特点,做真正走心的事情。
在一个下雨冬日,春天看似近实则远,窝在家里写一些售卖文字,时刻准备按下Start.
 

2014

在深夜写稿,进展很慢。回想起四年前的伦敦岁月,也是经常这么在夜里写着,心头也经常苍茫得荒。没想到这么快就过了四年。虽然知道中间确实经历了不少事,回首起来仍然不免一愣神。
世上确实没有捷径,我所写的文字,我所致力做的事,像一团火药,它大概有潮了的命运,引爆反而一直是小概率。这样的阶段,在今后看来,大概可能却是最真实的吧。
 

这个多动症的11月

IMG_2652_Fotor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里的展览作品)
 
我的11月常常罹患多动症,一年积累下来的潮汐暗涌在这时集中发力,把里里外外各种防线都冲破,以至于工作和生活方式经常在这个时候发生变化。
我马上35岁,是一个看上去已经无比成熟的年纪。内心还有些无法自控的冲动,偶尔也有幼稚的想法。这样的状况是少年时的我无法和一个35岁的人联系起来的。可是当我看了很多名人传记,看到即使更老一些,仍然有那么多人孩子气、彷徨、或者昏了头,才明白这就是人这种动物的特点,成熟的年龄并不能保证一个均衡的大脑,人就在大脑沟回里回荡的各种电波之中表征为各种性格特质,从而构成了人生。
11月1日,我人生中第一次拿到了补偿金而离职。这是一个进步,比起我以往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决然,它好像显示出我有一点成熟方面的进步。当然,所有人都问你要去做什么——所有人在通过问别人的去向来问自己,看看自己是要采取相似或者完全相反的做法。
我也不知为什么自己的人生好像活出了一些别人看不懂的东西,在我自己看来却并没有那么费解。在生活这场巨大的棋局较量当中,我们是不自知能力多少的挑战者,总是幻想棋盘那头是老谋深算的对手。可是,当你不按牌理出牌,对手可能也会不适应,你也就有机会打开新局面,并不知不觉地引导这个乱局。
在家呆了两个星期,做着各种大的小的project,每天刷新着各种信息动态之后,我明白了无论有没有工作,人都处在这个时代的激荡之中。我为自己在网络社会度过了15年而感到惊奇,它如此颠覆了我以前想象的生活模式,却又让我知道,一个忠实于内心写好文字的人,往内挖掘更深的人,在这个烦躁的年代居然往外走得更远。
 
 

九月好个秋


墨尔本西郊Gladioli餐厅里,橄榄油里的树影。
离这里的上一篇文章也有四个多月了,这四个月来,去了一趟香港,和父母住在上海,去了一趟泰山和青岛,九月份去领略了澳大利亚的春天和酒庄文化。
现在已经嗅到年底的气息,这一年在事业上的变化,因为客观的原因虎头蛇尾,不过也有一些经验上的收获。到了下半年,处于一个约等于Freelancing的状态。这样的状态看起来自由,但每天要和各种需要及时处理的邮件、事情相互抵抗,才能留出完整时间来写作,而且也担负更多的家庭责任。
我和小捏过去这一年来,事业上的状态起伏居然有些惊人的同步,我们的心态也在不断探索之中。明年春节后我们会有什么新计划实施呢?

对抗安全感焦虑的最佳方式

现在来看这里,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一个旧家,连接起2007年,乃至更早的2001年,我自己开办个人BBS的最初。
这些年来,我是否成为一个最初的我会认得出的人?过去这十二年,是中国房地产最疯狂的十二年,也是个人欲望的膨胀与安顿的十二年。每一个人都在不确定的时局里寻找空间。我是其间一个默默的player。
我没有暴得大名,也没有飞来横财。只是让自己变得更加多元,本领和经验全面了一些。身处于一个连它自己都看不清未来的行业,这是一种不用相互嘲笑的无畏尝试。谁知道十年、二十年后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呢?我们的三十岁,四十岁和五十岁,人生最丰富的阶段,将会发生于一个怎样的时代?
两年前无心插柳做了一个中国三明治,算是一个有些个人品牌的东西。如今跨过三十岁也已经四年了。慢慢远离三明治的核心人群,人群的特点和社会语境也在迁移。这是一种生长和探索,虽然真的感觉到内心中年的成分在扩大。
盘算着再过十年,其乐就读大学了,那时应该重新拥有更自由的生活。当然,这十年,或者说这三四年,又是跟他相处的非常宝贵的时光。一个小男孩的性格形成,也就是这些关键的时候了。有些时候,恨不得把一些所谓的“优秀人格”直接讲解给他听,而他似懂非懂地望着我,遗传与后天是奇妙的事,没有人能完全解释。
在这个时代,传统的工作和个人爱好的边界已经变得模糊。我们变得难以忍受愚蠢而机械的工作,而爱好往往超越了生活的实际需要。这是一个重新定义工作的时代。我也不知道,在我身上,传统的工作模式会维持多久。
变幻莫测的年代,其实是及时行乐的年代,这是最乐观的方式,对抗所有的安全感焦虑。

三十四


(旧金山 2013.3)
又到了写生日感言的时刻,人生正处于一个有趣的阶段。开始知道并不是一切都要ask for more,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比如,知道自己这辈子很难接受规规矩矩的工作时间了,自由是第一要义。当然,有能力自由是前提。这一点我还是很有信心的。
也知道,前瞻和定位几乎是第一和第二的要义。活在这个变得太快的时代,最要紧就是要预测变化。
几个月前我开始了一次新挑战,这是对传统媒体职业生涯圆满的一种满足。然而一切都要以变化的眼光来看,我想,在34岁到来之前,完成过去12年的一个小心愿,人生也已很开心了。接下来,就是可以继续挥洒了。
其乐已经8岁,在他的脚下,国际和本土的道路也开始分叉了。我们总是力求保持两者的融合。学习这件事他有乐趣,有时也有困惑。我想让他成为一个拥有自我学习能力和欲望的人,才是最紧要的。
小捏也开始了很好的新尝试。她的步伐比我快,我觉得很高兴。我是那个从十年前就看好她的人!
还有一件开心的事是中国三明治越来越成为我感到骄傲的事情。这个无心插柳的尝试有着它自己的生长力。时代的转化其实是越来越贴近人心的需求,当你自己先能感知到它的时候,何不把它开发出来和大家分享呢?
这个生日感言不再像以往那么激昂,呵呵。Balance,是我最想追求的状态。

微信时间开始了

12年前,当BBS盛行,板砖横飞的时候,我开了一个个人BBS。那时的BBS都是以人气旺为标榜的,可是我只想找一个安静地方存放自己的文字,然后和三五知交随口讨论几句。
那个可能只有10几个ID登录过的,叫做1979.xilubbs.com的地方,早已随着网站的消失而灰飞烟灭,但幸好,我保存了大部分的文字。
10年前,个人博客开始抬头,我是最早一批在blogcn安营扎寨的用户,见证了木子美的兴起,上海诸多小资写手的诞生,还有纵横新闻圈及文学圈的东北帮。
6年前,我开始用Wordpress架设自己的博客,拥有独立的域名和虚拟服务器,不用再看日渐衰落的blogcn或者blogbus的脸色,还能自己对网站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装修。从那之后,我成了一个小型个人网站建设癖患者,做过的小网站少说也有10几个了。同一年,我做了“iColumn爱专栏”,一个全球各地华语写手写身边故事,记录中国人国际化进程的一个群体博客。
iColumn爱专栏没有出生于微博时代,这使它的影响力很难迅速放大。然而它仍然赢得了很多读者的喜爱,也使我拥有了众多优秀的写手朋友。2011年3月,我新建了一个群体博客型网站——中国三明治(www.china30s.com),聚焦于中国25-35岁的“三明治一代”人群,关注他们的梦想、困惑和成长。生于微博时代使它赢得了一些声誉,进而也转化为现实社会领域里的一些公益活动和贡献。
在这个期间,我一直保留了自己的两个个人网站。一个是“报之以李”(www.cnmedia.org),一个是“新气集ThinkAge”(1979.eawest.net)。前者主要用来存放发表过的文字,包括我在英国期间写下的《民主是个技术活儿》的大部分书稿,以及2012年代表《外滩画报》在世界各地采访的大部分文章。而后者则是我延续至今的私人博客记录。它的更新频率越来越低,读者越来越少,我也不以为意,就把它看作自己的后花园。在那里我能看到过去无比青涩的自己,也能清晰地看到来时路。
在微博上,我不是一个活跃者。用了3年半,只发了2300多条微博,其中还有很多是推广网站和文章的。微博对我来说,一是了解信息,联系朋友的窗口,另一个,只是附加链接的推广平台。我是不太好意思贴长微博的,总觉得阅读要有阅读的气韵,在一个快餐店卖正餐,然后被当作外卖转来转去,这样的平台过于短兵相接了。我不是一个会耍嘴皮子或者会发表尖刻讽刺评论的作者,或许这和我的母语并不是普通话有关。
现在有了微信,它的阅读界面比微博友好,对于长文章,流量消耗似乎也比长微博低不少。而且它几乎不会被忽略——单条微博的生存寿命太短了,可能只有一两分钟,如果它不能引起足够的转发的话——而微信,就存在你的手机里,强迫症的你总会去点击它,除非那是一堆人凑在一起的聊天,你才可能不会完全接收。对于一篇用心去写的文字,我相信你会多少看一眼的。
虽然还没怎么探索公共微信的技巧,但我直觉它是比微博更适合我的传播平台。它的互动性不强,读者的回复不能在手机上及时收到,内容本身也不能大规模转发。它回到了博客时代某些静止的美感:我写了一篇文章,放在那里,在你知道的地方,你有时间去看看就好了。或许也不必留下什么评论,心有感念就好了。而微信的出现,使这个“你知道的地方”,不再是收藏夹或者你需要记住的网址,而是你每天使用的手机和打开的微信APP。
再写下去,就成了微信的软文了。我只是习惯性地对人群传播方式好奇地进行不断探索。从10年前的博客到今天的微信,终于让人感觉到传播方式质的变化。每一台手机就是一个发射站,它的电波和能量是无可估量的。
在“报之以李”(微信号cnmediaorg)这个公共微信平台上,我计划发一些行走各地的经历和心得,也发一些过去十年的旧文琐忆,我们经历的时代都是前无古人般独特的,请相信这一点。
我并不在意有多少关注者。因为我知道,在微信也开始泛滥的今天,能在手机里为我留一个收听频道的,都是多年来有缘的朋友。像在博客时代一样,我隐约知道你们的ID,却不知道你们的模样,你们的详细情况,不像微博彼此都坦白。这种距离更让我适应。
那么我就开始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