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这一年,有很多次我站在不同的街头,景象叠加起来,分不清是莫斯科、巴黎、华盛顿还是斯德哥尔摩。
这是我重归新闻行业的一场狂奔。五十几个国家一起更换领导人,世界居然还相对太平。在莫斯科、巴黎街头,我见证了游行示威,成为人群中喘不过气的一个小黑点。在美国, 我路过了后来发生枪击案的康州。在瑞典,我遭遇了和莫言一起降临的漫天大雪。这一年大概完成了10趟的国际长途飞行,可惜飞机座位一般都不太舒适。
当我们从粘稠的中国生活中暂时跳出,没有了令人不满的空气与环境,没有了和庙堂既挣扎又狂欢的互相制约,没有了参差不齐的社会生活景观,会看到地球上另一片土地上的人类在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每一个国家都像一部进度不同的游戏,他们各自都有要攻克的Big Boss,但游戏情节和画面是如此的不同。我们是不是该庆幸自己活在一部故事情节如史诗的大型游戏里呢?

九年前的路


这不是一张拍得很好的图片,却是我今天,12月6日下午在斯德哥尔摩公共图书馆,无意邂逅的一本书。命运好像把我带来。
这是一本写得很好的书,这本书的作者,Richard McGregor, 九年前我在上海见过一面。那时候,我总在探寻职业的各种可能性,知道国际化是个好东西,便想去尝试。
如果那一天结果有些改变,可能这本书的Acknowledgement 会多一个名字而已。而我想,九年过去了,可能以后会多一个,能写这种类型的书的人,当然,未必是用英文。

读懂纽约


我们经常误读纽约,或者单一地想象纽约。
在那些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沥青路面,在那些列车轰鸣不见天日的地铁洞穴,在那些文化历史和暑气一起蒸腾的脚下,在那些文化精神和摩天楼比高的狭长距离。你或许可以开始读懂肤色斑斓的纽约,结晶和渣滓并存的纽约,后悔来后悔去的纽约。
而真正的纽约,要等顶秃了,在宁静周日早上遛狗的时候,或许才能自己读懂。

然后是九月九


在6月6日我有一篇没有写完的日记,然后这时间就滑到了9月9日。
我似乎已经忘记了这里,这隐秘的自留地,我忘记它种植过什么蔬菜。
那过去十年的博客史,是日渐令人感觉羞怯的个人史,我们的过去,傻得可以。
然而,它为过去和未来留一个气眼,让我们可以自由穿行来去。如同这盘中的食物。
我忘记了一个和我过去相似的人,如果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他是在哪里,以何营生,内心是否苦闷,下一个目标是向何方?
我忘记了一个坐在阿毛店里的朋友,穿着绿色大衣,如果不是今天坐在一起,她是在哪里,做着什么事,会不会还对世界心存抵抗,或者激越奔走?
我们一起美好地扼杀了这些假设,却诞下了一个最大的假设。我们不知他在2023年,18岁成年,会对我们说什么?

巴黎,故乡有无?

以前的好些年,出差的时候我总是一个人在汕头度过。ACC的小屋里,干净的褐色条纹以及白炽灯是典型的烙印。
今天这个时候,在巴黎,感到孤独。这是一个物质之都,而物质无人分享,也味同嚼蜡。或许因为在这里,离故乡太远了。
所以写下一首诗。关于巴黎。

你总是选择灰色
如落日遮蔽的
塞纳河
地铁也是灰的
沉默而有礼,内心却
早有判断
你是外乡人
你无可掩饰
肤色写在脸上,张口
已显迟疑
抱歉,你迟到了
一个世纪
祖先们的迁徙
已经作废
一张纸,可能是
一场交易
盲人的失算
便即将导致失去
站立的土地
人们在自己的土地上
播种敌意
每个人因此失去故乡
只能
通过公投
重新决定姓氏
就在
平静的后天

三十三岁的三代人

1979年,一个33岁的青年,从作为知青劳动生活了十年的海南岛东方县,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乘船回潮州老家,而另一个孩子正在孕育中,小生命赶上了计划生育实施前的最后一刻。这个青年是当时千千万万返城知青中的一员,为了子顶父职,得到行将退休的父亲一个国企岗位,他甚至放弃了在海南农场奋斗十年取得的编制关系——作为连副指导员,他本来可以带着这个小小的级别转业回家,或许能谋得更好的一份工作,但那需要更长的时间。在那个人心涌动的时代,改变已经迫不及待。
2012年,一个33岁的青年,他离开家乡已经有14年,却还远远没有回乡定居的想法。作为千千万万从小城市来到大城市居住打拼的青年中的一员,他让唯一的孩子在上海接受教育,他对生育第二个孩子心存疑虑,抚养孩子实在是一件艰巨的事情。他去过世界很多地方,还带着家庭在伦敦居住一年,可是没有一个地方是真正的家。在过去十年,他已经换了5个工作,并刻意避开了公务员和国企。
在33年之间,世界发生了如此颠覆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使这两代人失去了相互对话的基础。不过,感谢互联网,可以让我的父亲和我一起谈论韩寒,谈论薄熙来。他开始认可我选择写作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事,并认为这部分遗传于他当年涂鸦在大字报上的《蝶恋花》等自创词作。
33岁的这一天,我在巴黎,看镜子中的自己,脸上变得圆润,是因为颧骨上的肉掉下来有了弧度,而失却了当年的青涩。指东打西、指鹿为马的日子终于过去了,很多事情就准备这么一条道走到黑了。
在今天这开放的年代,我们这一代人其实是缺乏独立性的一代。上一代人往往因为上山下乡与父辈聚少离多,自我操持家庭,而早早培养了独立性,但他们面对的社会却远比今天传统而封闭。这是中国社会过去50年来的悖论,也使这个国家的个人人格和社会人格无法达到统一与和谐。在今天,这个磨合的过程仍然在延续。
就如我过去一年一直在经营的一个网站“中国三明治”一样,33岁的我确如其分地感受到自己正是身处中间的那一层。在传统意义上,人生让你选择的时间并不会太多,十年时间,你就得决定自己的职业走向,再十年时间,你就基本决定了你的一生。今天我们自己的生活,在部分传承、部分打破这些价值观念。这一代人的自我实验,没有先例。
因生儿早,当儿子三十三岁时,我还未到六十岁。到那一天,我希望还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也希望能自由四海行走,孩子也有他独立的生活。世界上的很多地方,在年轻时因为各种原因匆匆走过,希望老时能有闲散的时间,慢慢去那里,重新咀嚼。让“记忆看见我”,也让我看见老去的记忆们。

写给第九年

如冬衣褪去,春装上身,是新的一层皮肤。
写给第九年的句子,好像会更宁静一点。很多国家也去过,很多没有想过的事也发生过,很多愿望依旧不会一下子到来。现在学会了看当下,尽管生活的根基依然薄弱,但我们终于都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
早上翻出四年前,Twitter还没被墙的时候你在上面的记录。你说那时多轻快啊。我说,唯一没有变的,是我们的感情和大迁徙背景下购买家居衍生品时的负罪感。
这么多年的大篷车生活,其实好像还未完全结束哎。
很多事情回头一看,可能自己都会吓一跳。比如,22岁的你结婚生子,放在今天,就是一个90后现在这么做,大家还是会略感意外。而对我们来说,一切只是顺其自然,而且经常没有太多的选择来困扰。正如打麻将,摸起一副牌,想出了牌路,以后摸起的每一张牌,都是对你牌局的顺应牵引,而不是让你觉得自己选择错误的一个个证明。
生活须有这个自信。我很庆幸自己和你同打一副牌。
九年过去,日子如雪片般沉密。朋友,与这世界的人事,在视野不及处慢慢变化。原来相信的,不相信的,都上演过。这一年,时光将使我们开始同处于30’s,和当初我们在你20’s的起点相遇一样,这是一份新行程单。只是现在加上一位熟练的小乘客,依旧从上海出发,而经停的各站不详。
我觉得一切像这四月,仍然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