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难

很久没有回到自己内心的感觉。互联网确实把我扁平化了,宁愿在网上兜转,也不愿翻开一页书。原因竟可能是,看书现在都找不到合适的姿势、座位。看书似乎使人缺乏重心,容易腰酸背痛。而且更要命的一点是,看书让人觉得你很闲,居然还有闲情逸致来看书,可见没有什么事情做了。从这一点来说,抱着电脑有时有一种保护作用。
这就是这十年来世界对我们的改变,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逐渐堕入这网络的深渊而不能自拔。我的性格也变得很互联网:触角伸得更远,但却越来越扁平,肤浅,没有重点突破的力气和决心。这样的十年看起来,已经有让人不能控制的开端了。接下来的十年呢?
在中国几个点之间的规律游历已使我对它们有点感官疲劳。上海可能仍然能在春天给人惊喜。北京正被今年的气候所困扰,像厄尔尼诺带来的焦灼。广州自觉地退后,住在白天鹅,出入有车代步的生活仍然没有让我很有感觉,这个城市看重的不是这类物质带来的感受。广州还是更适合继续去做扒粪者,把这个国家的秘密和黑暗再多曝光一些出来吧。汕头呢,像一位想重新起步的三十多岁的小中年,二十多岁疯狂过,快意淋漓过,但后来也失意流落过,现在慢慢攒积了一点资本,想重新赶上来,但是脚步却慢了,似乎是年龄的限制,或者被蛇咬过的胆子,还要瞧一瞧。
朋友们都有所发展。我也不再是刚出校门的后生。想起2002、2003那些日子好像是梦,光就那么懵懂地做着,再一路自己挣扎着想起来,可是隐约知道自己其实还是在梦里。那个时候还是很开心的,几千块的工资,没什么负担,有男女朋友,学习恋爱,学习社会,学习哭泣,学习喝酒,最后才学习那些人际斗争和所谓出路的折腾。
人格重整总是不可避免的,我想起2004年的这个时候还是有些心惊。那个时候我25岁,确实是一个分水岭的年龄,而身上的角色已经非常多元。想来我似乎未能担当好其中的任何一个,但是世界还是给我机会在后来慢慢弥补,也真是值得感激的。
后来的四五年,基本是克服各种阻力取得多少的增量的。慢慢地进步一点点,世界没有飞跃,却有reasonable。到现在也还没有安定,有人问问,总是说出下一个目的地。然后他们已经习以为常,就和我们一样。但是彼岸还是在心头某处。
有缘的朋友还能维持到今天,中间散落的,尽管不是没有联系方式,但他们的日子已经很陌生。偶尔能看到BLOG,像看一本没怎么翻读过的书,似懂非懂,却也没有深入的必要了。这也和开头说到的一样,现在读书少,读人也少,浮光掠影的多,真正深入的少。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